“助力乡村振兴,走近甘肃非遗”——“秦州皮影戏”

作者:亚洲十大信誉网赌网址   来源:经济管理系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4-15   点击数:

皮影戏,又称“灯影戏”“影戏”“影子戏”“土影戏”。在古秦州,皮影因其材料多用牛皮制作,故秦州皮影戏又被称为“牛皮灯影子戏”。它是一种历史悠久,流传广泛、风格独特的民间戏剧艺术形式。
  皮影戏中所用的平面偶人及场面道具,通常是民间艺人手工雕绘而成的皮制品,故称“皮影”。它是通过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,并以道白、唱腔、音乐、拟音等同期配音,从而进行表演的民间戏剧形式。是一门集绘画、雕刻、文学、音乐、舞台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,有着很高的历史、文化、艺术价值。

魏文珍老人是秦州区平南镇大柳树魏家皮影班的第二代传人。据魏文珍介绍,平南大柳树魏家皮影班成立于1925年,创始人是他的父亲魏得水。1955年戏班参加全市皮影戏调演获一等奖,1958年至1968年停演,1978年又开始组班演出。
  魏得水出生于19世纪末年,师从清末店镇艺人张某,知道的本戏有三四百,所演剧目以秦腔连台本戏为主,兼演小曲、眉户等折子戏,主要剧目有《封神演义》《兴唐传》《粉妆楼》《打登州》《游十段》等。魏文珍回忆说,父亲生前曾说过,如每天按两场计,他本人熟知的剧目可演一年不重复。魏文珍从小跟随父亲唱皮影戏,从事皮影演唱40多年,在继承了父亲魏得水熟悉的所有剧本的基础上又有所增加,并带领平南大柳树魏家皮影班走南闯北,一直唱到了今天。

据相关史料记载,皮影戏起源于汉,唐代时初具雏形,最初在寺院以素纸雕刻,是法师向人们讲经时的图解,到北宋时日臻成熟,并改用牛皮制作,明朝时兴盛,清中叶时繁荣,清末民国初年时鼎盛。秦州是秦人的发祥地,是秦文化的起源地,据专家考证,秦州皮影戏形成于秦时期,盛行于明,广播于清,唱词和唱腔主要以秦腔为主。千百年来,以秦腔为主调,以皮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天水民间艺术,便在秦州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扎下了根。
  秦州皮影遍布秦州各地,据《秦城区志·曲艺》上记载,皮影何时传入秦州无考,但清末时十分兴盛。每年正月初三即开演,直演到二月二农忙时方才歇台。剧团有来自陕西的(操戏),也有本地自办的。它具有简单方便、用人少、道具少、花钱少,和村头巷尾随处皆可唱的特点,因而深受群众喜爱。

 

据有关资料表明,目前天水市秦州区的皮影戏戏班不到10家,表演艺人只有10人,且平均年龄为63岁。近几年,皮影戏的市场每年都在缩小,民间皮影艺人更是渐渐减少,口传剧本和传统表演技艺的失传,使得这一古老民间艺术陷入消逝的边缘。
  如何保护秦州皮影戏,让皮影人重新站在幕布之后,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。
  魏文珍说:“这皮影戏,祖祖辈辈都是口传心授,我不识字,也没有人把它整理记录下来,真不知道等我们这些老艺人慢慢谢世后,这一手艺该何去何从。”面对“魏家皮影”无人承继的现实,他痛心不已。
  近年来,甘肃省许多地方希望把类似于皮影艺术的非物质文化,通过申报加入“人类非物质形式文化遗产”的行列予以保护,但是这种民俗文化如果没有人来真正热爱,没有观众群来关注和青睐,这种民间艺术很难实质性地得到传承与保护。
  如今,秦州每到庙会和节庆期间,像“平南大柳树魏家皮影班”以家庭为单位的皮影剧团仍在坚持着乡村巡演,在困境中艰难维系。“希望政府在经济上能给予扶持,相关部门能加大宣传,多举办一些义演活动,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戏,让这一民间戏剧艺术形式能传承发展下去。”这是魏文珍等老一辈皮影艺人共同的心愿。



图文:张正旭

初审:陈 栋

终审:赵典凯



[打印文章]     [添加收藏]

电话:0938-8361621传真 :0938-8362055 邮编:741001招生热线:0938-8361482

版权所有 ©亚洲十大信誉网赌网址  地址:甘肃省天水市赤峪路107号  甘公网62050202000260 陇ICP备11000498号

站点建设维护:信息中心